江蘇傳恒物流有限公司是一家蘇州物流公司,有自己的精品專線,蘇州到湖南專線。物流市場目前混亂,**貨運模式也在**,物流散戶的未來在哪里?值得我們去深思一下。
2016年7月1日,一輛汕德卡C7H用26個月的時間實現了運輸里程突破100萬公里的成就。折算后這臺車每個月的平均里程為3.84萬公里,據我所知現在某些跑快運的進口車,甚至有每月跑4萬公里的,在這種每月高里程的背后其實是我國貨運模式的變革,人停車不停,一車三個司機連軸轉的甩掛運輸已經讓不少物流公司嘗到了甜頭,自發(fā)進行甩掛運輸的企業(yè)也變得越來越多。
甩掛大幅提升物流效率,散戶競爭力越來越弱
甩掛運輸應該是目前直觀的效率提升模式,很多物流公司在采用這一方式后,效率提升的幅度非常大,比如廣州跑成都的一家物流公司,之前一個月只能跑4趟,甩掛后一月能跑9趟。26個月百萬公里的C7跑的是無錫到鄭州的專線,來回1700公里,一個月能跑27趟。3個司機連軸轉,每個司機一月干20天,這一點散戶也能做到,但是要找到這么多貨源對散戶來說就太難了。
越來越多的物流公司現在選擇自己買車來跑甩掛,外聘車數量大幅減少
受城市特點的影響,廣州到成都的貨物要遠多于成都到廣州的貨,兩邊貨源不對等對甩掛的影響很大,這也是物流公司和散戶都需要面對的情況。該物流公司為了確保甩掛的貨源,在成都專門聘請了幾個業(yè)務員,在價格上由于每月趟數的優(yōu)勢,他們能要得比散戶更低。受公司甩掛后效率提升的影響,之前需要外聘車輛拉的貨物,現在都能自己運了。公司賺錢變多了,散戶卻少了一個貨源,而且這種模式在獲得成功后,其他物流公司紛紛效仿,開始自己買車跑甩掛。
現在不少物流公司的長途車采用甩掛方式后,一個月能輕松跑上2萬公里,而散戶平均是每月1萬多公里、工作效率的差異,會像以前機器代替人工一樣。除甩掛外,全掛車、模塊化運輸、多式聯運等模式還將進一步提升我國物流效率,由于缺乏貨源和管理,散戶從這些**運輸模式中獲得好處的難度,要遠高于物流企業(yè)。
買同一品牌的車,物流公司通過規(guī)模化縮減成本
近幾年我們經常能看到某公司一次性大量采購同一品牌車型的新聞。這也是當下物流公司的一大趨勢,更加單一的車輛構成,可以為公司省下一大批后續(xù)維修費用,配件的需求變少了,對維修人員的技術要求變小了,和固定廠家的關系也變得更好了,車輛出問題后廠家和服務站的響應速度也更快了。
為縮減成本,越來越多物流公司選擇大量采購同一品牌車輛
在成本控制上,物流公司的優(yōu)勢非常明顯,比如燃料方面,很多公司都有自己的加油加氣點。自己沒有,也可以找相關企業(yè)談談合作,凡事只要上了規(guī)模,什么都好談。公司規(guī)模夠大后,有些路線原本只有一車9米6的貨,現在能有一掛車的貨了,而用掛車跑長途,就會比用9米6跑更省錢。
散戶降成本已做到優(yōu),新型物流方式正在確立行業(yè)門檻
對于散戶而言要降本增效,就比企業(yè)難多了。現在常見的降本方式有夫妻車、低價油、自己做飯等土辦法。而想要增效,散戶是真沒多少辦法了,想增加司機兩人輪班跑,卻發(fā)現除去請司機的錢,還不如自己一人跑。想自己玩甩掛,貨源不穩(wěn)定是個大問題,做了好幾年的固定貨源,說不定什么時候就被其他物流公司承包了。說到底,散戶和現在流行的以及將來會流行的**生產方式的相性都很差。
散戶降成本已做到優(yōu),夫妻車兄弟車非常的常見
而我國多變的政策,也讓散戶在無形中增加了眾多成本。有卡友表示,他的牽引車+掛車自重18噸多,921后走高速只能拉30噸,而新的輕量化車頭+掛車卻能拉32-33噸,現在市場上不少的貨都開始這樣要求了,再不換車眼看著競爭力就不行了。而新買一個牽引車想要回本平均要2年,中間再出什么幺蛾子,怕是還貸都困難。
不少卡友一直在疑問為什么油價漲、人工漲,而運費卻不漲。物流運輸作為剛性需求,貨是不能不運的,運費之所以漲不上去,只能說明現在這個運費市場上依舊有人拉,這其中有惡性競爭的因素,同樣也有物流效率提升的因素。
你不拉,自然有人拉;你不能拉,自然有人能拉;你不跑趟數,自然有人跑趟數,現在的貨運市場就是這樣。你要么也學著跑趟數,學不來,做不到,那么門檻就設下了。有了門檻跑趟數的成了少數效率高的人,市場上的貨就這么多,有人拉得多賺得多,自然就占了更大的蛋糕份額,其他人能分到的份額也就變少了。
物流的蛋糕就那么大,外來資本、水運、鐵路都來分一塊
公路物流的蛋糕就那么大,在內部物流公司和散戶在爭奪著各自的份額。就目前的情況看,物流公司是越吃越肥,散戶是越餓越廋。但這還不算完,近幾年外來資本正在涌入物流市場,也準備在這塊蛋糕上分一塊。鐵路和水運同樣也在積極爭奪這一塊蛋糕。大家這么一分,留給散戶的蛋糕又變得更小了。